104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1418

電話:2500-7977   傳真:2500-1911

《重要新聞,敬請協助安排採訪》93年3月31日

 附件一】調查樣本基本資料  

高養育費讓現代父母不敢生孩子?

7成台灣父母覺得養孩子很沉重

【本報訊】「養個孩子要1000萬元?」,類似這樣的養育費推算,讓父母憂心忡忡,甚至影響到生兒育女的意願。根據《Smart智富月刊》與《媽媽寶寶》雜誌共同進行的育兒大調查結果,發現有五成的父母認為養育費影響了他們生育子女的態度,同時有超過七成的父母認為,現在的子女教養費確實很沉重,同時已經衝擊到自己退休金的籌措和其他理財計畫。

台灣地區的子女生育率逐年下滑,根據內政部的統計,去年人口出生率只有0.016%,比前一年0.011%又下滑一些,而預估今年將跌破0.1%的關卡,顯示現代人不僅是晚婚,即使結婚了對生兒育女的態度也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。

教養子女各階段預計花費

為了解現代父母對於育兒的看法,《Smart智富月刊》與《媽媽寶寶》雜誌,共同進行一項「育兒理財大調查」,想進一步了解現代家庭在子女養育費用上的支出與費用重心,並了解家庭理財的問題與困難。這項調查進行時間是在今年12月,採取雜誌上問卷回函方式,另外也同步在網路上進行調查,共回收有效問卷3341份。

根據調查結果發現,有超過五成的民眾認為,養育費要花千萬元的統計數字,會影響自己生育的意願,只有三成的人認為不受影響。而此訊息對於未婚族的衝擊還比已婚族要來得高,有七成的未婚族認為因為養育費過高,會影響未來生育子女的意願。而整體來說,有超過七成的民眾認為目前子女教養費用負擔相當沉重,認為很輕鬆的不到1%,認為普通的有28.7%。

五成家庭子女養育費超過收入三分之一

值得注意的是,不管父母覺得養兒育女是否沉重,但目前養育孩子的費用占家庭開支的比重已日益升高。認為子女教育費占家庭收入超過三成的占34%,表示超過四成的占16%,顯示子女相關費用占家庭收入三成以上的家庭高達一半,這個比例相當值得注意。

而在子女養育費用中,讓父母最感沉重的費用是補習費與才藝費用,和過去一般認為是學齡前的子女保母費負擔較重,有明顯的不同。按照民眾的實際支出發現,補習費、才藝費的籌措最讓父母憂心,有一半左右的民眾擔心此費用的負擔,其次是大學以後的學雜費負擔,約占兩成,另外則是大學以前的學雜費負擔,約占18%。

補習、學雜費,是父母沉重的負擔

此調查結果顯示,對於現代父母來說,籌措教育費的負擔比單純的生活開支要來得沉重許多,而此也突顯,在子女數減少的環境下,父母對於教育費用的支出反而大幅上揚,成為投資子女最大的負擔。

由於養育子女的負擔加重,因此父母對於政府提供的補助普遍認為嚴重不足,根據調查,認為政府補助不足或是嚴重不足的比例高達97.2%,認為足夠的不到3%,顯見如果政府希望鼓勵現在父母多生育子女,則對於有子女家庭的補助可能有必要提高。

在期望政府提供的補助項目中,父母最期待的是對於學雜費提供補助占26.4%,其次是對於綜所稅提供稅負優惠占23.1%,另外則是希望降低私立大學的學雜費以及由學校提供安親課輔。

目前政府對於養育子女的補助,只有每年申報綜所稅時每個子女可列寬減額72000元,以及保險費與醫療費的支出可以列舉費用,在學費方面只有就讀大專院校的子女每戶可以有25000元的特別扣除額。若以目前的高學費壓力,幾乎從小學開始持續到大專,再加上鼓勵生育子女來看,可能以每個子女可以分別補助學費,以及延伸到各個求學階段的學費,對父母的幫助會更大一些。

子女教育費影響了退休金籌措計畫

高額養育費用是現代父母的沉重壓力,從這個調查結果可以看得見,而由於子女教養費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已經占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了,因此也產生其他理財計畫的排擠效果。根據調查,有超過五成的民眾認為,子女教養費的高漲,已經影響到自己退休金的籌措計畫,另外,也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民眾認為,有了小孩後,家庭的購屋或是換屋的計畫會受到影響。其中有兩個子女的父母比只有一個子女的父母,感受到子女教育費對自己退休金籌措的衝擊較明顯。

若進一步分析家庭的財務支出生命週期,子女幼年階段與家庭購屋與換屋的階段重疊,而子女開始接受高等教育階段又與父母籌措退休金的重點階段重疊,因此,子女教養費用一定會與家庭其他理財計畫產生排擠。

在家庭所得無法大幅擴張下,子女教育費用的增加後勢必排擠家庭其他的開支,從調查中已經可以感受到現代家庭的財務壓力,也因為如此,現代家庭更需要建立明確的理財目標與計畫,或是做一些取捨抉擇。

特別是近年大環境的利率水準處在低檔,運用固定收益的投資理財方式,因為報酬率太低可能無法同時完成養育子女、籌措退休金與提高生活品質多樣的需求,因此,運用多元化的投資理財工具與建立投資理財的能力,可能是現代父母另一個要學習的技能了。

大陸的父母更期待栽培孩子受國外研究所教育

這項調查我們同步在馬來西亞與大陸進行,因為回收份數較少,所以不進行最終的統計,不過有一些有趣的現象也蠻值得探討的。例如這兩個地區的父母,同樣都覺得子女教養費的負擔很沉重,也覺得政府的補助不足,但是大陸父母覺得負擔最重的是醫療費用,而馬來西亞父母覺得最重的是大學學雜費。

而在子女教育投資上,對幼兒普遍都重視潛能開發,其次才是才藝與語言,而其中英語還是亞洲區父母最重視的學習重心。而對於子女教育的栽培,馬來西亞大部分覺得有大學教育即可,而大陸父母則有三成六希望提供孩子國外研究所的學費,是三地比例最高的。

在理財工具的運用上,大陸仍以存款為主,馬來西亞則以保險為主,相較之下台灣的理財環境還更為多元與成熟。而子女費用對家庭的衝擊,大陸認為影響創業與購物的比重較大,馬來西亞則認為對退休與購屋的影響較大。

完整內容刊登於4月號SMART智富月刊(第81-91頁)【出刊日:331日】

活動網址  http://www.smartnet.com.tw/Smart/baby2004/
新聞聯絡人
行銷企劃部協理 蔡敏媛(Tina M.Y. Tsai) 2500-7977分機3840 tinatsai@hmg.com.tw
行銷企劃部 林毓涵 2500-7977分機3843 yuhan@hmg.com.tw
 
    以下為廣告
共同基金投資行為大調查問卷 PC HOME聯合訂閱案,任選兩本1200 (4/1日起)
國民簡訊卡:4000元買100通賺錢機會!